00
00
00
00
  • 重要时间
  • 2025年8月8日

    会议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2025年8月12日

    会议注册提交截止日期

  • 2025年8月15日

    会议报到

  • 2025年8月16日上午

    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 2025年8月16日下午

    分会场报告

  • 2025年8月17日上午

    大会报告及闭幕式

[特邀报告]大跨度桥梁水平振震双控的组合系统研究

大跨度桥梁水平振震双控的组合系统研究
编号:11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14 16:02:14 浏览:116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8月16日 14:45 (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议:[S2] 8月16日下午 分会报告 » [S2-2] 分会场二

暂无文件

摘要
以斜拉桥和悬索桥为代表的大跨度桥梁,具有柔性大、阻尼小的动力特性,使得其在车辆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易产生大幅振动,增加了结构破坏失效的风险,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减振/震控制。然而,现有控制措施常采用纵向单一的黏滞阻尼器和横向限位支座,存在纵横双向装置相互干扰和耐久性等问题。针对上述背景,结合大跨度桥梁振震双控需求:(1)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纵向减振/震的速度型黏滞-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组合系统,以某大跨度纵飘铁路悬索桥为对象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合理匹配了组合系统中各组件的力学参数,评价了组合系统的可靠性、耐久性和鲁棒性,设计制作了小比例缩尺模型,进行了滞回试验、静力试验和振动台试验,充分验证了组合系统的协同功能和减振/震效果。(2)提出了一种水平双向复合减振/震系统,建立了水平双向复合减振/震系统力学参数设计优化方法,研究了车辆移动荷载和车辆制动力作用下大跨度桥梁水平双向复合系统的减振性能,分析了近断层地震下水平双向复合系统的减振/震效果和鲁棒性,可实现大跨度桥梁纵向多级减振/震和纵横向协同减震目标。
 
关键字
报告人
杨孟刚
教授;桥梁系主任 中南大学

杨孟刚,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主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公路学会桥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铁道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桥梁抗震与减震控制、大跨度桥梁结构几何非线性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中国铁路总公司重点课题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本,参编教材2部,获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SCI/EI收录60余篇。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登录 注册缴费 会议动态 赞助方案